5.1996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央行再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2%,以减少外汇风险和稳定汇率。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在存储外汇时需保留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资金流动风险。以下是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历史上的调整:
1. 1985年7月1日:我国实施外汇存款制度,规定银行对外汇存款需向央行缴纳15%的准备金。
2. 1987年12月:为促进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市场活力的提高,我国下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0%。
3. 1990年3月: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央行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至8%。
4.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为了稳定汇率和促进外汇储备的积累,央行上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1%。
5. 1996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央行再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2%,以减少外汇风险和稳定汇率。
6. 2008年9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为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抵御外汇风险,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17%,此后一直维持至2010年6月。
7. 2010年6月: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6%,并在2012年两次下调,分别为15%和14%。
8. 2014年4月:央行再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3%,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
9. 2015年3月:央行再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2.5%,以应对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和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10. 2018年7月:央行再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12%,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