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应该有限制,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稳定发行应当与国家的财政收支规划相一致。货币的发行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保证货币的流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课时目标】
1.了解货币的基本定义和职能
2.理解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掌握货币的功能和发行的原则
【教学内容】
一、货币的基本定义和职能
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在经济交换中充当支付手段的客观物品,是一种广泛能够接受的交换媒介。
2.货币的职能
(1)支付手段职能: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的代价,即购买力。
(2)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可以衡量和比较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3)贮藏手段职能:货币可以存储财富。
二、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促进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2.促进分工合作和生产:货币可以扩大市场,并催生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3.促进价值规范和资源配置:货币可以通过价格运作在市场上引导生产和消费。
4.促进经济发展:货币可以促进投资和创新,抵消流动性的风险,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货币的功能和发行的原则
1.功能:货币应具备流通、稳定、广泛、可信的特点。
2.发行原则:
(1)货币发行应与国民经济实际需要相一致。
(2)货币供应应该有限制,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
(3)货币的稳定发行应当与国家的财政收支规划相一致。
(4)货币的发行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保证货币的流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教学重点】
1.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2.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货币的功能和发行的原则
【教学难点】
货币的发行原则
【课后拓展】
1.探究国际货币
2.讨论虚拟货币的优缺点
3.研究货币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